外遇到底遇什么
外遇这件事乍一看很难总结规律。
譬如,美貌倾城的戴安娜,输给的对象是老女人卡米拉而贤良淑德的张幼仪,败给的是沙龙女王林徽因和陆小曼。譬如,有人抛弃发妻的理由是“我们已经没有共同 话题”,这通常的意思是,你已经跟不上他的优秀而有的人另觅真爱,是因为“婚姻里你给了我太大压力”,女强男弱又变成了关系杀手。好吧,纵使你练成不败 金身,出得厅堂下得厨房浪得行房,浑身散发着雅典娜的光辉,也未必代表你的另一半不会有外遇。你没有听过有一种出轨理由叫——“你太完美了,我只想找个普 通人过普通日子”么?
所以呢,一个人出轨总会有理由。但并不是如果没有这些理由Ta就一定不会外遇。“成千上万个门口,总有一个人要先走。”外遇这件事情不只关乎性别,不要总嚷嚷着“男人靠得住母猪会上树”,现实中的昼颜妻,也并不在少数。这只关乎人性。
人性最基本的一点,我认为是“有限”。能力有限,资源有限,最重要的,生命有限。如果没有死亡这件事,世界上所有的意义体系都要被改写。试想一下,如果没有 死亡,你还会那么焦虑么?你还会在意眼前的成功失败贫穷富有么?你还会着急寻找一个永恒么?你还会轻易说出“我永远”三个字么?
因为“有限”,所以人都有两个基本需求——安全需求和拓展需求。前者保障自己的生存,后者期望通过某种方式,自己的生命可以和永恒连接。
先说安全需求。人是群居动物,人的安全感绝大部分来自于社会关系。不妨试想一下在原始丛林里,有一个人,跑得没有豹子快、牙齿没有狮子尖、体格力气不如大 象、灵活度比不上猿猴,甚至紧张时候排出的气体都熏不走进攻者,TA为什么能生存下去?就算换到现代社会的水泥丛林,如果没有食物的供应者、如果没有国家 暴力机器维持社会秩序、如果没有教育者仲裁人等等社会角色,一个人真的能生存下去么?其实在安全需求层面,我们并不比一个初生的婴儿要求得少。一种稳定 的、可重复的、可预期的社会关系,是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安全需求一定会追寻的。
而婚姻这种形式生来就是带来安全感的。不管你把婚姻解构成什么样子,婚姻都有最基本的整合婚姻双方资源、保障资源给到下一代的功能。因为婚姻这种稳定的、受社会习俗和法律所保障的特性,所以通常来说,外遇追求的都不是安全需求而是拓展需求。
如果让我排序,安全需求是在拓展需求之前的。这可以解释大多数人为什么即使有了外遇,理智上也不会选择离婚。小三自断其路的台词通常是“你什么时候离婚”? 一下子把猎奇的真爱之旅降格到了破坏对方基本安全感的地步。二奶通常相安无事一点,无非买包买得厉害一点,但钱货两清童叟无欺,相对而言安全得多。好了, 什么样的人外遇了就真的要离婚呢?一般都是占有了相当社会资源、对自己能力相当自信、婚姻中另一方对TA并没有特别价值的“成功人士”。那么长的一串定 语,只是为了要说明,在TA的自以为里,自己就能为自己提供安全需求,完全不需要借助婚姻这种手段。
真的是这样么?让我重新申明一下,人的基本特点,是“有限”,没有人可以例外。巨大的社会成功,可能会给人带来“我就是自己的安全感”这种假想,但只要时机 合适,这种假想也非常容易破灭。譬如,香港一沦陷,范柳原就娶了白流苏。譬如,有著名情感鸡汤师在答“怎么制止老公惯性出轨”时说的,“除非他人生有了大 变故,如双亲去世”。天灾人祸面前,个体的渺小感永远存在,只要人一体会到自己的渺小,寻找一个满足安全需求的洞穴几乎就是本能选择。
渴望重新拥有那种生命的热度,渴望回到青春里那种“未来天大地大无限可能”的心境,于是一头扎进炙热的恋爱和新鲜的刺激里去。从这个方面想,中年人的外遇,真是带有一点自我救赎的悲壮,和向有限生命挑战的浪漫色彩。当然被抛在婚姻中的另一个人并不这么看。
所以如果你问我有没有一种婚姻可以绝对杜绝外遇,我只能很悲观地告诉你,没有。艺术可以通向永恒、文学可以通向永恒、哲学可以通向永恒,但很遗憾,这些统统 不能成为外遇的替代品。更可能的情况是,长期浸淫这些的人,会比普通人对自己的拓展需求更敏感。所以嫁娶诗人、哲人、艺术家,这本身就是高风险项目,三观 泯然众人的人们要慎重。
承认人生的有限,所以我们有安全需求挑战人生的有限,所以我们有拓展需求。此消彼长,浮浮沉沉。渺小的人们在巨大的因果网里,一个蝴蝶的扇翅就会带来完全逆转的情形和不一样的结果。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写故事,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会外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