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启蒙该保障拒绝性的权利吗?

更新:2017-05-23

性教育启蒙该保障拒绝性的权利吗?

通向理想的性教育

《中学性教育教案库》的所有课程设计都有一个共同点:很少给学生直接提供结论,而是提供知识和观点,鼓励、引导学生得出自己的认知。在对青少年谈性举轻若重的中国,这无疑是一个革命性的探索。

“教案库涵盖范围很广,除了生理科学、性安全知识、婚恋伦理之外,还包括同性恋、性工作、少女援交、色情品管理等供老师选择的内容”,方刚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没有任何一个话题是简单谴责,我们所有的课程设计都会让学生自己思考、接受各种知识、辩论、自己生成态度。”

在方刚看来,传统性教育的误区,就在于以保护的青少年之名,行压迫教育、性羞耻教育、性污名教育之实。他曾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传统中学性教育教案,发现其中竟有20个是关于艾滋病的话题,且无一例外地渲染性传播疾病丑陋、恐怖的一面。在随后针对上课学生的调查中他发现,孩子们对于“提到性,你首先想到哪些词”这一问题的回答也大都是害怕、恐惧、疾病等等。

因此,性教育必须尊重孩子求知的天性,让学生在全面接受知识、充分思考辩论的基础上自己生成合宜的立场。“人在青年时代天然就会亲近美的事物”,社会学家李银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对于丑恶的东西,只有让他自己去发现、辨别,他才会从心底里认同。”

“充分的知识是塑造全面人格的基础,一味说教倒容易适得其反”,方刚补充道:“身为教育者、成年人,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以最坏的恶意去揣度孩子,认为他们同时接触了好的、坏的东西,就一定会选择去做坏的呢?多元信息、多元思考,这不仅是性的学习,也是人格的全面成长。”

好的性教育一定是人格全面成长的性教育,它会在科学知识之外塑造孩子阳光的理念、积极的态度、健全的思辨。

性是自然的、美好的,而不是丑陋的,罪恶的。伴侣间的亲密关系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宝贵、最美好的财富之一。赋权型性教育不会将青少年与性隔绝起来,它尊重青少年自由选择接受或拒绝性的权利,但在此之前,它会确保青少年具备了足够的理性去面对权利背后的责任。因此,“赋权(empowerment)”的本质,正如它的英文原意一样,也可以被理解为“增能”。

这样的性教育理念已经在北欧国家成功践行了数十年,而依然值得庆幸的是,在我国,理想的性教育,已经在路上。

共6页上一页1 ... 456
    你是否经常喜欢比自己要小很多的异性呢?是否在成熟稳重和可爱单纯的中间怎样也抵抗不了可爱的力量呢,你会有恋童癖吗?一起来测试一下!1、你到了一个风景宜人的海滩。
    文|May·主播|亚楠十点读书原创一个人的命运是由什么决定的你相不相信命运这一回事?我是相信的。那么,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呢?有人说是运气。
    这么选老公的女人,最后都选错了文|晚情我十几岁的时候,有一天,家里非常热闹,大人脸上喜气洋洋,非常兴奋。原来,是我一位远房姑姑认识了一个男人,对方家里条件不错。有三个姐姐,均已出嫁,家里只有一个儿子,没有兄弟需要分财产。
    1.脾气变得浮躁女性之所以越轨,就是由于,那个男人比你好,全部的全部都比你好。因此,在看到你的时分,她会觉得你的品行、智慧都不如她的情人,因此会变得很厌弃你。因此,你做什么,她都看不顺眼,很简单炸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