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吗?

更新:2018-09-01   编辑:PalsGay

同志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吗?

有一定比例的民众即便支持同性婚姻,但对同志生子持保留态度,担心这样的家庭结构不利儿童与青少年的发展。

事实上,这个议题在欧美学界已累积了为数众多的研究成果,而多数结果显示这样的担忧并不受到科学研究的支持。小傲想分享这些研究结果,期待提供大众更多沟通对话的资料。

美国早于1973年将同性恋自精神疾病诊断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中移除。 1980年以来,同性家长对儿少发展影响的研究陆续发表。 

2013年,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AAP)公开表示:支持同性配偶享有同等的婚姻权与子女抚养权,以追求儿童最高程度的安全与福祉。

这份声明从儿童人权角度出发,列举会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例如:稳定的社经环境、社区资源、歧视等),并明确表示双亲的性倾向并非这些影响因素之一。

目前最常见的5个对同性双亲抚养子女有疑虑的说法,其实都能根据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研究结果做出回应。

一、同志家庭的子女,在个人心理发展上会不会有问题?

维吉尼亚大学心理系教授帕德森(Charlotte Patterson)分别于1992年与2013年发表学术论文,回顾自1980年代起的相关文献,发现大部分的研究结果相当一致:

同性双亲与异性双亲的子女,在个人心理发展、性别发展、社会关系上,并没有显著差异。

该报告中提及的心理发展层面广泛,包括自尊感、自我概念、忧郁症状、焦虑、道德发展、偏差行为、药毒使用、学校适应、智力等等。 (“性别发展”与“社会关系”的讨论留待第二点与第三点)

事实上,甚至有部分研究显示:同性双亲的子女在某些发展向度上更优于异性家庭的子女。

美国全国女同志家庭长期研究(National Longitudinal Lesbian Family Study,NLLFS)就发表过类似的结果。 NLLFS从1980年代开始追踪一群女同志家庭的子女发展,是目前在相关议题上最长期、规模最大的研究专案。

在研究团队发表的众多论文中,有一篇发表于2010年的研究发现,同志母亲的青少年子女在社会、学校/课业、整体能力上都高于异性父母家庭中的子女,而且较少出现社交问题、常规破坏、攻击性、行为问题(externalizing problems)。

然而,即便有这样的研究支持,心理学家也不敢根据少数结果,妄下“同性双亲家庭优于异性双亲家庭”的结论。负责任的研究者多半会采用比较保守的说法——同性家庭的子女“至少与异性家庭子女发展适应得一样好”。

这种谨慎的态度在讨论有重大影响的社会议题时尤为重要,切忌根据少数个案过度类化,或是引用少数不严谨的文献做出不当结论。这点留待本文第四点讨论。

二、同志家庭的子女,在性别发展上会不会有问题?

性别发展可以从3个面向来讨论:性倾向(sexual orientation)、性别认同 (sexual/gender identity)、性别相关行为(gendered behavior)。

性倾向是指个体在生理上是受到哪个性别吸引。性别认同是指个体认定自己是男性或女性、异性恋或非异性恋。研究显示,同志双亲与异性父母的小孩在这些向度上没有差异。

尤其一般认为,性倾向受到生理机制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更不容易随着父母的取向而改变。换句话说,所谓“小孩被同志抚养就会从异性恋变成同性恋”的担忧,是没有科学证据支持的。

性别相关行为(或称“性别角色行为”,sex/gender role behavior),是指个体的行为是否与社会中常见的男/女行为一致。

派德森所回顾的文献一致地指出同志家庭与异性家庭的子女在这个向度上也没有差异。不过亦有研究显示,同志家庭的儿童在游戏时,比较不会落入传统性别分化的窠臼里(例如:女孩一定要扮家家酒,男孩一定要玩工具组;女孩一定怕脏,男孩一定喜欢推挤打闹)。

这个“不落入窠臼”的研究,有时会被误读为“同志家庭的孩子会变得男不男、女不女”。但事实上,该研究反映的是同志家庭的孩子对性别的理解比较不僵化。

试想:家里有个贴心会照顾人的暖男儿子,或是有个像《勇敢传说》(Brave)里梅莉妲公主那样敢于接受挑战的女儿,难道不好吗?

再者,对“性别相关行为”这件事情的担忧本身其实已经反映了性别偏见——我们已经预设了男孩/女孩一定要有某种行为气质才正常,可是说到底,这也只是一种刻板印象,阴柔的男孩与阳刚的女孩本身并没有问题。

重要的不是孩子们看起来像不像典型的男孩或女孩,而是他们能不能拥抱自己真实的性倾向与气质。男性化或女性化的气质本身并不会伤害孩子们,会伤害他们的是歧视以及二元对立的男女观点。

心理学家二十多年前就提出:抛弃性别二元对立观有助于建立更平等的社会,实证研究也发现,同时具备传统男性与女性特质的孩童(androgyny)通常有比较正向的发展,例如较佳的心理健康、较高的自尊感、较少的性别歧视思维等。

三、同志家庭的小孩会不会容易被欺负?

同志家庭的小孩的确会听到同侪用负面语句取笑、评论自己的家长,但整体而言,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与社会关系(与家人的关系、同侪关系、在同侪间受欢迎的程度、是否受到欺凌等)仍然与异性恋家庭的小孩无异。

虽然我们直觉上可能觉得,来自这么不一样的家庭,必定不利其同侪关系,但同性双亲子女的发展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这个假设。

可能原因是,异性家庭的孩子也因为其他理由受到相似程度的欺凌(例如: 身材、外貌、课业、社交技巧、家庭社经地位等等),这表示孩子们会因为各种因素被欺负,不管来自同性恋或异性恋家庭。

所以,重要的是改变歧视的文化,而不是因为担心歧视就剥夺孩子被同性双亲抚养的权利。

四、但我听说过同志家庭的小孩在发展上出了问题,甚至还看过一个支持这种说法的研究报告。我要如何理解这些矛盾的资讯?

这边要回到上面说的“切忌根据少数个案过度类化,或是引用少数不严谨的文献做出不当结论”。

最近有一个有名的个案常被拿来用作反对同性双亲抚养孩子的例证。范达娜(Millie Fontana)被两位同性恋母亲收养,但她说她总是很渴望生命里有父亲(不过根据这段影片,除了这点之外我们并不清楚她是否遭遇到其他发展上的困难) 。

然而,只看个案的缺点是:我们不知道这样的孩子有多少。反方可以找到范达娜这样的个案,但正方也能找到沃尔斯(Zach Walhs)这样的例子——一个被两位同志母亲抚养长大,并以此为傲、支持同婚家庭的青年。

因此,我们可以透过个案理解个别差异,但关于这种情况对孩子的发展影响是好是坏,仍然应该根据多方研究资料定论,而不能只依赖个案。

另外,是关于文献引用的严谨度。 2012年,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社会系副教授瑞格能瑞斯(Mark Regnerus)发表了一篇论文,指出同性家庭孩子在多个发展面向上表现都劣于异性恋双亲家庭。

这篇文献常被反对同婚的团体引用,认为同志双亲会养出发展偏差的孩子。但该研究已经被许多著名学者批判过,称之为不负责任的差劲研究。其影响之广,甚至有人成立网站,专门探讨这个研究的问题。

该研究的主要问题在于拿不对等的家庭样本作比较。研究中的异性恋家庭样本全部都是结构稳固的家庭(双亲从孩子出生到进行研究时持续保持婚姻关系;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则不纳入该组样本),

但同性家庭却采用非常宽广的定义——只要这个受试者的生父母或养父母在其儿童时期有过同性伴侣,不论该受试者是否与其同性恋父母同住、或是其同住家庭有无经历过离婚、再婚等家庭结构的改变,一律归入“同性家庭小孩组”。

前面提过,稳定的环境是良好成长的关键。当这个研究的异性家庭样本已经先排除了不稳定的家庭结构时,所看到的结果自然会比较正向

(要特别强调的是:这里并不是说异性恋家庭的离婚率比较低、家庭关系比较好,而是作者已经选择性地把可能不利的样本排除)。

反对同婚的团体往往引用这则不严谨的研究结果(有时加上数则相关文献辅以不精确的解读),做出“同志家庭对儿少发展有害”的耸动结论。但回头看看那些详读过去二、三十年文献资料的学者们,尽管看到了2010年NLLFS 那样有利于同志平权的报告,也不敢因为自己的立场,随便做出“同志家庭对儿少发展有益”的结论。这种态度是所有人在引用资料的时候都应该学习的。

    你是否经常喜欢比自己要小很多的异性呢?是否在成熟稳重和可爱单纯的中间怎样也抵抗不了可爱的力量呢,你会有恋童癖吗?一起来测试一下!1、你到了一个风景宜人的海滩。
    文|May·主播|亚楠十点读书原创一个人的命运是由什么决定的你相不相信命运这一回事?我是相信的。那么,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呢?有人说是运气。
    这么选老公的女人,最后都选错了文|晚情我十几岁的时候,有一天,家里非常热闹,大人脸上喜气洋洋,非常兴奋。原来,是我一位远房姑姑认识了一个男人,对方家里条件不错。有三个姐姐,均已出嫁,家里只有一个儿子,没有兄弟需要分财产。
    1.脾气变得浮躁女性之所以越轨,就是由于,那个男人比你好,全部的全部都比你好。因此,在看到你的时分,她会觉得你的品行、智慧都不如她的情人,因此会变得很厌弃你。因此,你做什么,她都看不顺眼,很简单炸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