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名》:女性视角下的神父同性恋情故事
波兰电影,这四个字一向意味着“高贵冷艳”。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声势,但却产出譬如:波兰斯基、基耶夫洛夫斯基、瓦伊达等享誉全球的导演。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都是——罗兹电影学院出来的影人。这所以纪录片教学闻名世界的电影学院的作品风格也自然是直面现实的,这形成了“波兰电影学派”。直至今天——在各个国家的电影学校都在研究工业化和网络平台的大背景之下,波兰的罗兹电影学院仍坚持以影像创作为主。
导演玛高扎塔·施莫夫兹卡也毕业于这座电影学院,她的作品延续波兰电影一贯的传统气质——直面现实,关注“人”本身的状态和内心。波兰是一个天主教国家,而导演就将镜头聚焦于“天主教内部的同性恋现象”。这就是影片《之名》,在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中入围竞逐金熊奖的主竞赛单元并最终赢得了泰迪熊奖。
《之名》讲述了主人公亚当直到21岁才发现人生的使命就是成为主的仆人,如今他已是波兰乡村的一位牧师。但实际上亚当成为神父还有另一个原因——为了对抗自己对男生的欲望。他拒绝了金发女郎依娃的求欢,表示自己已经献身上帝。直到遇到了当地农户之子卢卡斯,亚当禁欲的心理被逐步瓦解,最终崩溃离开。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中指出:当“里比多”无法得到满足时,压抑的、得不到满足的性欲积攒起来就会形成一种焦虑。通过大量的手持摄影,《之名》的影像流淌着一股隐藏在平静下焦虑不安的气息,这种影像风格正好与亚当神父这个人物的劲儿相符:一方面,他选择神职以对抗内心的欲望,以信仰来寻得内心的平和;另一方面又拼命寻求释放,酗酒自慰听摇滚乐抱着主教的画像跳舞。
随着跟男孩卢卡斯的关系逐渐升温,神父的心理防线逐步崩塌。宗教到此刻对于他来说已经逐步失去意义与作用。玉米地那场戏是表现这种释放最为精妙的段落:在湖畔边游泳后,卢卡斯与亚当走在回村的路上,忽然间卢卡斯冲进了玉米地,而亚当进内寻找。两人没有像观众猜想一样发生一场“野战”,而是在米玉地内模仿动物吼叫,相互追逐。手持跟随镜头在此很好的诠释了动荡感,两人释放内心压抑已久的欲望,仿佛一瞬间“退化”为野人,单纯地嘶吼着,搥胸,掰下未熟的玉米大啃。最终消失在广袤的土地中。
这种极端对比式的人物关系设置是很容易营造出戏剧性冲突的。如《给雅各布神父的信》中的假释犯与神父,《钢琴师》中的犹太人钢琴师与德国军官,《之名》里的神父与同志男孩。这种设置方式的好处是在于可以人物之间“有戏”,或相互不理解,或激烈冲突,或产生共情,或自我反思,最后自己活成了对方……总之会是“一段孽缘”。
玛高扎塔·施莫夫兹卡,这位女导演有着双鱼座特有的敏感与温柔。导演所展现的一切看起来也是博爱的,清新的,同时也在逆光柔美的镜头隐藏着些许不安。而她也正在“探索属于她自己的独特语言方式”的道路上走着,例如,上映于2015年的《身体》,又展现出一种荒诞的黑色喜剧元素:通灵,法医,厌食症,家庭困境,对亲密关系的思考……这些拼接到一起,被国内观众笑称为“怪鸡片”,不过她也凭借此片赢得了第65届柏林电影节的最佳导演银熊奖。
三十六线以外非知名野鸡导演,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
李栋旭快40岁了!简直就是大叔控理想型!这种身材谁顶得住啊~~
2019-03-18方块胸网红健身小哥,曾与王浩然一起拍片的好“基”友,单身可撩!
2019-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