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性变态吗?
一、性变态的定义:又称性倒错,指异乎常态的性行为,即采取偏离正常的方式来取得性满足。表现在性欲的唤起,性对象的选择、满足性欲的方式等几个方面。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正常的性行为?男女之间通过阴茎──阴道方式的性交属于正常的性行为。(目前,正常性行为的范畴已有相当大的扩充,包括手淫、口交、肛交、性幻想、性梦)。
正常性伴侣的原则必须是:
1·活的。
2·是人类。
3·异性的。
4·若性伴侣是女性,应在产育年龄。
5·此产育年龄的女人之所以吸引人,是由于她保证能生育。
有时性伴侣是正常的,而性的活动不正常,也属于性变态。正常的性活动也是以导致生殖为最终目的。(目前,这一观念已属偏狭,性与生殖早已分离,性已很少以生殖为目的)。
人类在生殖器性交之前,有许多先期活动。不能认为这些先期活动是性变态的表现。
变态的性活动并不是性交的准备活动,而是取代了生殖性性交的活动。
在判定一种性行为是否正常之时,我们既要考虑性伴侣的特性,又要考虑性活动的特点。
同性恋者将性活动指向了同性,是不正常的。然而,情况相当复杂。性伴侣的特异性随着性要求的程序而变化;性要求愈高,性伴侣的特异性愈低。
由于缺乏异性的性伴侣,人们只得降低对性伴侣特异性的要求,转而寻找特异性较少的同性,发生了同性恋行为。又如,远离人群独居的牧人,由于连同性别的人都难以找到,产生了兽奸行为。这些行为均属于性欲得不到出路的权宜之举,不能归入性变态之内。
判断性变态主要以性伴侣作为标准,其它的均为次要的因素。
二、性变态的原因
1、性变态是由于出生前或婴儿期脑部轻度损害所致。
2、性变态是基于脑部激素的变异(多数发生在出生之前)。
3、大多数性变态者是按照条件反射的原理形成的。
4、性变态的学说之一是习惯或学习理论。行为学家认为,只有性高潮反应是天生的、非条件的,其它均是由学习而获得的。
5、性变态与家庭及儿时的教育有关。有人认为,所有性变态者均出自家教严格,不准接触性的话题,不准裸体的家庭。
三、求爱障碍
求爱过种分为四个阶段;
1、寻找伴侣。
2、身体接触前的活动。此阶段进行大量的言语交流,以了解性伴侣的情况。
3、身体接触,包括性交前的爱抚活动。
4、生殖器官的结合──性交。
某些性变态是以上正常求爱过程的偏离。
根据这个理论,窥淫症属于过份唤起,将性活动的能量耗费在寻找伴侣的阶段。露阴症属于身体接触前的活动障碍,只用暴露自身和手淫就能达到性高潮。电话秽语症者在打电话时边讲边手淫,也能达到性高潮,也属于身体接触前的活动障碍。挨擦症则属于身体接触阶段的障碍,在生殖器结合之前就已将性的能量耗尽。强奸者取四个阶段的短路方式,一跃而到性交。
四、性施受虐症:指以身体上或精神上虐待对方或被对方虐待的方式才能获得性兴奋与性满足的癖好。
性施虐症与性受虐症的发生率仅次于同性恋。在性变态的中占相当大的比重。
1、性施受虐症的行为方式
(1)疼痛:拳打脚踢、棍打、鞭抽、掐拧、火烫等。
(2)捆绑:塞嘴、蒙眼、捆绑后挨打。
(3)羞辱:下跪、爬、学狗叫、舔鞋、舔脚,甚至吃屎喝尿等。
性施虐症者并不认为他(她)们的举动是残酷的。相反,他们认为这些举动充满了感情,并会给性伴侣带来喜悦欢快。实际上,这是一种加强性冲动的作用方式。尤其是性功能衰弱的人。
2、性施受虐症发生机制的研究。
五、恋童症:指对未成年儿童产生强迫性的,难以抗拒的性癖好。可分为异性恋的恋童症和同性恋的恋童症。
异性恋的恋童症可分为持久性的和境遇性的两类。持久性者,多为与成年妇女在性关系上不协调、不适应的人,故而将性活动的对象转向未成年的女孩。境遇性者,往往有长期饮酒的历史,其中不少为慢性酒精中毒者。老年人社会性隔离、孤独、性功能低下,也是原因。
同性恋的恋童症:这种人一般只对同性的儿童产生性冲动,而与同性的成人没有同性恋关系。他们之中,有些人业已结婚,并已有子女,但性生活并不美满。他们虽也能意识到自己与儿童的性行为是不道德的,是违法的,并努力克服,但难以控制。
精神发育迟滞者可伴有恋童症。
2、同性恋行为的表现:分为主动的和被动的两型。
同性恋者之间的性欲满足方式有各种各样。
3、同性恋的原因分类。
从同性恋的产生来看,可分为素质性和境遇性两种。
4、男女同性恋行为的不同。
六、对性变态的态度及处理原则
"食色,性也"。但性欲冲动与食欲冲动不同,它需要另一个人的合作,才能得以正常的满足,这就进入了社会的领域,涉及到伦理、道德的问题,倍加引起人们的关心。
有人主张,变态的性满足方式,不论它多么奇特、可厌,都不必干涉,除非这种行为损及个人健康,需要矫治;或损及旁人,冒犯了法律,需要制裁。
不少性变态者有神经衰弱,神经过敏,可用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调节神经功能。多数性变态者的性欲并不增强。有人主张,应尽量引导他(她)们的性欲升华,转移到工作,学习方面去。
犯罪心理学解析‘’滴滴打车空姐遇害案‘’凶手是怎样的犯罪心理?
2018-05-17